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照亮了凉山夜空,也点燃了世代相传的文化之光。在火把节会场,一群背着鸡腿的小“诺苏”格外引人注目,用他们稚嫩却坚定的步伐,演绎着对传统文化最真挚的致敬与传承。
农历6月24日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彝族人民便开始筹备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——火把节。一大早,家住西昌的余鹏就忙碌起来,他一边忙着煮鸡腿,一边给孩子们讲述着火把节背鸡腿的传统意义,孩子们认真聆听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余鹏告诉记者:“以前过火把节,妈妈总会为我准备一个大鸡腿,这也是我最期待的,鸡腿越大越骄傲,小时候就希望有吃不完的鸡腿,现在生活好了有吃不完的鸡腿了,今天带着这些娃娃感受火把节快乐,让孩子们知道火把节是我们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!”
在这一天,鸡腿不仅仅是食物,它是家族的祝福,是传承的象征。孩子们兴奋地穿上节日的盛装,佩戴着装饰,他们将鸡腿装进竹篓,背在肩上,对着镜子左看右看,满脸自豪。
外面已经热闹起来,准备晚上的庆祝活动。孩子们手拉手,背着鸡腿,穿梭在人群中,感受着节日的氛围。贾佳灵说:“今天的鸡腿格外香,穿着新衣服和家人一起过火把节非常开心,作为年轻的一代我希望我们的彝族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。”
夜幕降临,火把节的高潮来临,火堆熊熊燃烧,照亮了整个夜空。孩子们在火堆旁,手牵手跳起欢快的舞蹈,脸上的笑容比火光还要灿烂。火把节,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与敬畏,也是他们庆祝丰收、祈求幸福的重要方式。而背鸡腿这一习俗,则寓意着家族的繁荣与昌盛,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祝福与期望。在火光与笑声中,彝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
记者:高姝 杨建军